慈禧两次下令拆除铁路,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闻 - 奇闻怪事 - 我爱骑行 - Powered by Discuz!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今天是: 2023-12-04    美好的一天,从现在开始
开启辅助访问      

我爱骑行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慈禧两次下令拆除铁路,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奇闻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1-2-12 11:18:4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 前言
    1825年9月27日,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在英国诞生。40年后的1865年7月,英国商人杜兰德跑到了北京,为宣传大英帝国“领导世界新潮流”,于是在北京宣武门外铺设了一段“袖珍铁路”。消息一传开,紫禁城里的老佛爷慈禧也听说了,她是惊恐万分,急忙下谕旨速派兵卒,尽快拆毁。英国人在北京前脚打广告,慈禧后脚就要拆除,作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的慈禧,为何会这么急与拆毁铁路呢?
    洋人私自修建“袖珍铁路”,慈溪下令拆除
    1865年7月,北京宣武门外的地上,突然出现两根五百米长的大铁棍,当地的老百姓还在为这到底是啥而好奇的时候,一个方形长身的铁皮疙瘩,冒着浓烟骑着铁棍呼啸而来。
    自从1757年开始,清政府彻底实行闭关锁国政策,所以那时的国民,对世界发生的巨变完全是毫不知情。京城中的官员百姓们见这条“铁龙迅疾如飞”,以为妖魔从天而降,惊恐万状、奔走相告。如果要是放在现在,我们肯定一眼就能认出来,这是一辆早期的蒸汽火车。可在当时绝对闻所未闻,见所未见,视为洪水猛兽的妖魔鬼怪。

tl1.jpg

    慈禧坐火车

    作为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慈禧,当时她的感觉也是非常不能理解,而且感到更加的恐惧,所以她毫不犹豫的要摧毁这个西洋来的“怪东西”。可是这个决策一经实施,英国在北京的外交官和商人们就不服气了。他们到总理衙门去游说,表示铁路有利于中国,请允许他们在中国修建铁路。可这依旧没能改变“袖珍铁路”被拆除的命运。
    自从下令拆除“袖珍铁路”之后,慈禧太后对铁路的记忆就停止不前了。直到十二年后,他再次面对了这个怪物。
    西洋人阳奉阴违,私自修建铁路“吴淞铁路”
    1877年9月的一天,慈禧太后接见了专程从南京来的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桢,这次沈葆桢前来是有一事相求。接见沈葆桢的时候,他跪在地上大声奏到:“英人在上海,擅自修筑“吴淞铁路”,臣请毁之,以维国体。”
    话音刚落,这年四十二岁的慈禧一脸错愕的问道:“铁路,什么铁路?”原来英国人这次在中国修建起了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大铁路,慈禧太后压根不知道。那么这条“吴淞铁路”,是怎么瞒过慈禧不声不响的修建起来的?
    1872年,美国驻上海副领事布拉特福,拜访了当时的上海道台沈秉成,谎称:“因货物吞吐不变,请沈大人批准外商,修筑一条时常马路,以造福地方”沈秉成相信了他的话。然而,伯拉特福前脚出门,后脚就找到了英国商人,偷偷开始修铁路。

tl2.jpg

吴淞铁路

    为了堵住当地民众的口,心怀鬼胎的外商,在购地修路过程中,采取了一系列狡猾的手段。不仅对土地去高价补偿,还聘用当地的老百姓来当筑路工人,让他们有钱挣。同时考虑到中国百姓的传统风俗,宣布凡是遇到百姓的房屋、坟墓一概绕过,如有侵占照价赔偿。所以,当时的上海老百姓大多比较开通,对修铁路抱着欢迎的态度。
    为了堵住当地官员的嘴,外商采取了另一套策略。等到当地方官员发现不对劲的时候,铁路的铁轨已经铺上去了。这同时英国政府还采取了欺骗的手段说,目前修的铁轨是一种小火车的轨道,目的是为了运送修筑普通道路的材料。
    等时间到了1875年6月,英商怡和洋行擅自修筑“吴松铁路”已经铺设完成,从上海起到吴淞镇止,全长14.5公里。等到铁路完成以后的一年后(也就是1876年7月1日),“吴淞铁路”火车试正式试运行。
    眼看铁路已经修成,当地的官员看是慌了,说好修马路,结果修成了铁路。这可犯了老佛爷的大忌,如果现在立刻上报,头上的顶戴不保,所以只能先瞒着。

tl3.jpg

吴淞铁路

    1876年7月1日通车的那天,不计其数的老百姓跑到上海火车站门口来看火车。然而,首先吸引他们眼球的并不是火车,而是贴在车站门口的一张写着“即日起免费乘车两日。”布告,原来这是英国人为了推销火车招揽顾客想出的点子。
    看着洋人在中国的领土上,大张旗鼓的开通的铁路,有一个人坐不住了,他就是洋务派首领李鸿章。
    李鸿章顺利从洋人手里赎回,成为了中国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
    1827年,李鸿章升任直隶总督,兼北洋大臣,在内政、外交、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事务中,成为清廷的股肱重臣。早就鼓吹“师夷之长”试办铁路的他,一直坚定的认为,铁路要由中国人自己修。
    为此,李鸿章提出一条比较明智的办法,就是通过赎买的方式,从英国人手里买回已经修建好了的吴淞铁路。这在当时确实是一种及维护了主权,又有利于中国交通发展的上策。

    1876年11月24日,也就是在“吴淞铁路”通车三个月以后,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和英国驻华汉文正使梅辉立,分别代表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《收赎吴淞铁路条款》。

    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:“铁路收归中国所有,以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买断铁路及所有设备,款项分三期偿付,在款项付清前准许英商继续运营,款项付清后,即与从前洋商承办之公司无涉。”
    一年后的1877年11月20日,清政府如期付清了赎买铁路的银两,并于当天下午两点钟正式收回铁路,从此时起,吴淞铁路归属中国,成为中国第一条营运性铁路。当时的上海火车站人来人往,老百姓背着大包小包登上火车,急匆匆的赶往吴淞镇,争相体验这条中国人自己的铁路。在“吴淞铁路”通车后的一年中,靠火车往返上海和吴淞两地的人数,多达惊人的十六万一千三百三十一位。
    沈葆桢上书慈禧,“吴淞铁路”被拆除
    按理说“吴淞铁路”也已经归属中国,老百姓都这么喜欢,结局可以说是皆大欢喜。怎么林则徐的外甥沈葆桢,还要跪求慈禧太后一定要下令拆除吴淞铁路?

tl4.jpg

拆除铁路

    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两条:
    第一、深受舅舅林则徐的影响,沈葆桢素来对的英国人没有好感。以前英国人跑到中国倾销鸦片,现在又来修建铁路。洋人的这一系列的行为,在他看来肯定不是什么好事。
    第二、沈葆桢作为南洋大臣,上海是他控制的地盘。而现在李鸿章却让自己人收购了“吴淞铁路”,也就是说要插手沈葆桢的内务。沈葆桢认为侵犯了自己的尊严,于是沈葆桢就把拆铁路的想法禀告给慈禧。
    1877年10月,在老佛爷的旨意之下,拆铁路的闹剧又上演了。刚刚回到清政府手里的“吴淞铁路”,就已经开始被拆除,到年底连路基都铲平了,就连那些锈蚀斑斑已成废物的铁轨,也被工人们抛进了大海。
    原本热闹的“上海站”,又回到了当初的冷清,上海民众是既惊讶又不解,纷纷表示:以后出门又只能骑骡子乘轿子了。拆毁吴淞铁路这事,从此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天下奇闻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声明:本站严禁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!

本站内容由网友原创或转载,如发生侵权行为,请及时联系。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